熊丽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讲师
2021年8月10日
1.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
羊肚菌栽培方法虽然“简单、任性”,但对地温、气温、土壤湿度及空气湿度要求较严,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量低甚至绝收;再加之羊肚菌受气候环境影响大,气候不好的年份产量往往不理想。
2.菌种是基础
当前,我国羊肚菌菌种生产厂家多达百余家,其品质差异大,对产量影响也大。因此,种植要选择"良种"。
3.气候和土壤对产量、品质影响大
不适宜种植的区域不宜盲目发展,尤其不要大规模种植。
栽培关键技术-优质、稳产菌种
菌种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多年羊肚菌基础研究,借助交配型基因差异,2016年,突破了羊肚菌大田种植中因为种质差异而引起的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 Du, X.H, Zhao Q, et al. 2017)
碳源:碳源是羊肚菌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它是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羊肚菌菌丝可利用多种碳源,包括可溶性淀粉、麦芽糖、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甘露醇等。
氮源:氮源是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羊肚菌菌丝虽然可利用有机氮(如蛋白胨)和铵态氮(如硝酸铵)作为生长发育所需的氮源,但在不同生长阶段菌丝对氮的需求量不同。
矿质元素:羊肚菌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有钙、钾、磷、硫等,这些元素或直接参与细胞组成,或参与保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维生素类:羊肚菌菌丝自身可以合成大多数维生素。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1、赤霉素、吲哚乙酸等生长调节剂对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温度:羊肚菌属于低温型真菌,温度是羊肚菌生长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外界因子。
菌丝:18~20℃。温度超过35℃,菌丝受到严重损伤,停止生长,2℃以下处于休眠状态。
子囊果分化:4~16℃。超过16℃子囊果很难分化
子囊果:6~25℃时均能生长,其中8 ~ 18℃环境中生长的子囊果品质较好,高于18℃品质较差。
因此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羊肚菌的生长、发育和品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和湿度:水分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羊肚菌菌丝只有在培养基质中含有适宜的水分时,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菌丝方可良好地生长。
菌丝生长阶段: 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子囊果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85~90 %的空气相对湿度。羊肚菌子囊果极不耐干旱,在强光和干燥时将停止生长。
氧气与二氧化碳:羊肚菌是好气性菌类,因此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也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羊肚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囊果形成阶段均需新鲜空气。通气状况的良好,有利于菌丝的健壮生长,子囊果的分化和生长发育。羊肚菌丝体生长能耐受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2.2%时,菌丝生长达到最大值。
光照:强度适宜的漫射光是羊肚菌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的条件。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光线会抑制菌丝生长;子囊果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子囊果生长要求有400~600勒克斯的光照,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羊肚菌子囊果有明显的趋光性,但光线过强菌盖表面棱变薄、颜色变黑,品质变差。
酸碱度(pH):羊肚菌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5~7.5,pH值低于3或高于10,菌丝停止生长。子囊果形成和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8。
羊肚菌母种分离:
在野生羊肚菌出菇季节,采集朵大、肉厚、健壮、无病虫害且处于壮龄的新鲜羊肚菌,进行生物克隆和细胞组织分离。
PDA培养基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5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2克、VB1 1克、水1000毫升。
分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或接种箱内,放入PDA培养基试管数支,将新鲜羊肚菌及接种的工具,刀片等,用75%的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在将5克高锰酸钾和10毫升甲醛混合进行箱内空间消毒。30分钟后开始克降分离。
用刀片将羊肚菌切成2-3mm小块细胞组织,放入PDA培养基上。
置于20温度范围内,培养5-7天菌丝发育完成,再通过驯化、提纯、转管后培养成羊肚菌母种。
原种制作:
原材料及配方:小麦62%,木屑20%,细颗粒土壤15%,石膏1%,过磷酸钙2%,含水量60-65%。装入750克的玻璃瓶中,封口、灭菌,温度在125℃保持1.5小时。待冷却后接种。
接种方法:在接种箱内或无菌条件下进行,先将灭菌后的原种培养基放入接种箱,在将接种针和羊肚菌母种用75%的酒精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高猛酸钾5克和甲醛10毫升混合产生气体进行空间消毒,30分钟后开始接种。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8瓶,接种后置于18温度条件下,培养15-20天,完成原种。
栽培种制作:麦粒60%,木屑27,土10%,微量元素1%、糖1%,石灰1%,含水量60-65%,装入17X33cm塑料袋封口,灭菌。常压在125℃压力下保持90分钟,冷却后接种。每袋原种可接栽培种50-80瓶,接种后放在20℃的环境下培养,8-15天菌丝长满全袋即可栽培。